青島科技大學2017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
考試科目:水污染控制工程
注意事項:
1.本試卷共5道大題(共計40個小題),滿分150分;
2.本卷屬試題卷,答題另有答題卷,答案一律寫在答題卷上,寫在該試題卷上或草紙上均無效。要注意試卷清潔,不要在試卷上涂劃;
3.必須用藍、黑鋼筆或簽字筆答題,其它均無效。
-------------
一、填空或選擇(每空1 分,共40分)
1.測定生化需氧量時以__________作為測定的標準溫度。
2.衡量吸附過程的主要指標有__________ 和__________。
3.為了防止格柵前渠道出現阻流回水現象,一般在設置格柵的渠道與柵前渠道的連結部應有_______。
4.沉淀池常按池內水流方向不同分為__________,__________,__________三種。
5.混合設備的設計應根據所采用的凝聚劑品種,使藥劑與水進行恰當的__________、充分混合。
A.急劇 B.均勻 C.長時間 D.全面
6. 沉淀池積泥區和澄清池污泥濃縮室(斗)的容積,應根據進出水的__________含量、處理水量、排泥周期和濃度等因素通過計算確定。
A.濁度 B.懸浮物 C.含砂量 D.有機物
7.污泥穩定主要是去除污泥中的__________。
A.游離水 B.毛細水 C.內部水 D.有機物
8.活性污泥法中,為了既獲得好的處理效果,又使污泥有良好的沉降性能,一般將活性污泥控制在 ____。
A.延遲期末期 B.對數增長期末期 C.穩定期末期 D.衰亡期末期
9. 曝氣沉砂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。
A.去除有機物 B.減少沉砂池體積 C.提高沉砂效率 D.有利于反硝化
10. 電滲析法脫鹽推動力是__________,反滲透法脫鹽推動力是_________。
11. 活性污泥法中曝氣設備的作用是______、______。
12. 加壓容器氣浮法有______、______、______三種基本流程。
13. 當某曝氣池活性污泥的SVI<100時,說明______。
14.混凝原理有______、______、______。
15.常規活性污泥法處理污水的營養比要求一般為C:N:P= ______:______:______。
16.當某曝氣池活性污泥的SVI<100時,說明______。
17.空氣擴散裝置在曝氣池中的作用是______、______。
18.活性污泥的增長曲線一般包括______、____、____、____四個時期。
19.加壓溶氣氣浮有三種基本流程____、____、____、____。
20.多孔性吸附劑吸附過程分三個階段____ 、____、____。
21.污泥中的水分大致分為____、____、____。
二、判斷題。(每題1分,共10分)
1.離子交換膜的滲析作用原理是依靠離子交換。( )
2.混凝工藝中的混合階段要求快速和劇烈攪拌,在幾秒鐘或一分鐘內完成。( )
3.污水生化處理系統對于pH值的要求是應控制在4~10。( )
4.沉淀、隔油、沉砂的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,隔油不僅能去除浮油,也能去除乳化油。( )
5.污水的厭氧消化包括水解、產酸、產甲烷三個階段。( )
6.對于含氮有機廢水,所測得的CODCr不僅包括氧化有機物的氧當量,而且包括氧化NH4+-N的氧當量。( )
7.對于可生物降解有機物,其化學需氧量數值上等于其生化需氧量。( ) 8.當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變差時,一定發生了污泥膨脹。( ) 9.在用吸附法處理廢水時,當吸附柱達到“穿透”點時,吸附柱達到完全飽和,進出水濃度相等。()
10.通過壓縮雙電層使膠粒凝聚,是在膠粒的ζ點位為零時發生的。( )
三、簡答題。(每題8分,共40分)
1.理想沉淀池應符合哪些條件?根據理想沉淀條件,沉淀效率與池子深度、長度和表面積關系如何?
2.何謂SBR法?簡述典型SBR法的工序及特征。
3.曝氣池內容解氧濃度應保持多少?在供氣正常時它的突然變化說明了什么?
4.二沉池的功能和構造與一沉池相比有什么不同?在二沉池中設置斜板或斜管為什么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?
5.與順流再生相比,逆流再生為何能使離子交換出水水質顯著提高?
四、計算題(每題15分,共30分)
1.某污水處理廠處理水量Qmax=1260m3/h,采用平流沉淀池,表面負荷q=1.2m3/(m2.h),停留時間t=1.5h,分為4座,若每座池寬為6m,求沉淀池池長L與沉淀池有效水深h。
2.某污水處理廠采用完全混合活性污泥系統,處理水量為12000 m3/d,進水BOD5=195mg/L,出水達到20mg/L。已知動力學參數k2=0.02,MLSS=3500 mg/L,MLVSS/MLSS=0.8,求曝氣池容積。
五、論述題。(每題15分,共30分)
1.某工廠污水主要污染物為SS=300mg/L,BOD5=300mg/L,CODcr=2000mg/L,NH3=50mg/L。試分析該污水的可生化性并設計一套污水處理系統,能夠保證出水達到國家一級處理標準,說明理由。設一級標準SS=70mg/L,BOD5=30mg/L,CODcr=100mg/L,NH3=15mg/L。如果將處理后的污水回用于循環冷卻水,應如何做深度處理?設回用水標準:SS=10mg/L,BOD5=5mg/L,CODcr=20mg/L。
2. 敘述A2/O法的脫氮除磷機理,畫出A2/O法的工藝流程框圖。